發布時間:2023-08-15 10:43
生活中難免有一些意外情況會造成財物損失、引發糾紛,如何挽損解紛?看法律條款如何維護當事人權益。
管道堵塞致家具損毀
訴至法院要求物業賠償
2022年12月,張阿姨下班回家后發現廁所下水管道被堵塞,廁所及客廳都溢滿了污水,許多家具也被浸泡,難聞的氣味整層樓都聞得到。張阿姨見狀立即聯系了物業,物業指派了工作人員前往張阿姨家中進行疏通。張阿姨好不容易將家里打掃干凈,可沒過幾天,發現下水管道又有堵塞,于是再次聯系了物業,進行維修疏通。
張阿姨購買此房屋時,與物業公司簽訂了管理合同,合同約定,物業公司應對下水管道等設施進行檢查、維護。張阿姨遂按照合同規定,向物業提出賠償損失的要求,家具浸泡,裝修損失等共計1萬元。物業表示,造成家具浸泡,裝修損毀,張阿姨也有責任,不愿承擔全部賠償。雙方就此事溝通未果,于是,張阿姨一紙訴狀將物業公司告上了法院。
公共設施維護責任在雙方
法院判決共同承擔
法院經審理認為,排污管道系公共管道,除特殊情況外,管道的堵塞是逐步積聚形成的。在出現污水倒溢的情況之前,會發生下水不暢等異?,F象,此時如果及時發現并處理,一般不會造成嚴重損失。由于排污管道均鋪設在業主家中,一旦某戶因管道堵塞發生污水倒溢,除該戶業主外,外人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異常。張阿姨作為業主,對自己的房產負有審慎的管理、維護義務;對家中下水管道是否通暢、是否能正常使用應當予以積極關注。事發當日污水溢出,至張阿姨當晚回家后才發現,張阿姨對于損失的擴大存在一定的過錯。物業公司作為服務企業,負有對小區內公共設施設備進行管理維護的義務。物業公司在接到張阿姨通知后雖采取措施疏通了管道,但三日后又發生管道堵塞返水事件,物業公司采取的維護措施并非切實有效,存有過錯。結合本案實際情況,酌情認定雙方的過錯責任比例按3:7為宜,遂判決物業公司賠償張阿姨經濟損失7000元。
法官說法: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第九百四十二條,物業服務人應當按照約定和物業的使用性質,妥善維修、養護、清潔、綠化和經營管理物業服務區域內的業主共有部分,維護物業服務區域內的基本秩序,采取合理措施保護業主的人身、財產安全。對物業服務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、環保、消防等法律法規的行為,物業服務人應當及時采取合理措施制止、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協助處理。
□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閆軍
來源: